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—一个作文开头引发的教育思考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照顾

故事梗概

  • 意外发现:语文老师周明在批改学生作文时,发现林小雨的作文《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》开头充满童趣但文不对题,引发他对教育方式的思考。

  • 特别辅导:周明决定不直接否定林小雨的创意,而是通过家访了解她的生活背景,发现她养了一只叫"棉花糖"的垂耳兔,这成为她作文灵感的来源。

  • 教学创新:周明调整教学方法,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宠物兔"雪球",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记录感受,将生活体验与写作技巧相结合。

  • 成长转变:林小雨在周明的指导下,将原本离题的开头巧妙融入一篇描写师生情谊的优秀作文,展现了写作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。

  • 教育启示:周明通过这次经历,完善了自己的教育理念,认识到保护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,并在全校推广体验式作文教学法。

本次写作重点围绕周明老师如何发现林小雨特别的作文开头,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她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优秀作文的过程,展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引导。


周明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,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作文本上摇曳,这位有着十五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正在批改五年级三班的周末作文,题目是《我最难忘的一件事》,翻到第十七本时,一个特别的开头让他停下了红笔。

"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,像棉花糖掉进牛奶里..."

周明的眉头微微蹙起,这行字迹歪歪扭扭地趴在横线上,末尾还画了个笑脸,他看了眼姓名栏——林小雨,那个总扎着歪马尾的瘦小女孩,继续往下读,内容却与开头毫无关联,写的是去年春游迷路的经历。

"又跑题了。"周明习惯性地在开头画了个问号,却在落笔瞬间停住了,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,突然想起上周五放学时,林小雨确实在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,当时自己正在给笼子里的垂耳兔换水。

办公室的绿萝在空调风中轻轻摆动,周明打开抽屉,取出那本磨破皮的《教育心理学》,扉页上写着"每个离题的开头都是心灵的密码",这是师范毕业时导师的赠言,此刻突然有了新的注解。

第二天晨读,周明特意提前到校,阳光穿过走廊尽头的玻璃窗,将林小雨单薄的影子拉得很长,她正踮着脚往教室后墙的"作文园地"贴新作品,听到脚步声吓得差点摔了胶水瓶。

"老师早、早上好!"林小雨把作文纸藏到身后,马尾辫上的草莓发夹滑到了耳朵边。

周明蹲下身与她平视:"能让我看看你贴的作文吗?"女孩犹豫着递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画满兔子涂鸦,标题赫然是《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》完整版。

"为什么写这个?"周明指着开头问,林小雨的耳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:"因为...因为雪球真的特别软..."她突然抬头,眼睛亮得像晨露,"老师我能摸摸它吗?就一下下!"

晨光中,周明注意到女孩校服袖口有细小的兔毛,当天下午的家访解开了谜团——林小雨家里养了只叫"棉花糖"的垂耳兔,而她在办公室窗外偷看时,以为老师的兔子是走失的"棉花糖"。

"所以开头是写给兔子的情书?"周明笑着问,林小雨把脸埋进"棉花糖"蓬松的毛发里点点头,闷声说:"可是王老师说作文不能写废话..."

周明望着书桌上那篇被退回重写三次的《我的妈妈》,突然明白了什么,周一语文课上,他搬来了兔笼。"今天我们不急着写作文,"他把"雪球"放在讲台上,"先观察十分钟,把你们想到的词语写在便签上。"

教室里顿时炸开锅,孩子们挤在讲台边,林小雨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兔耳,在本子上写下:"云朵在指尖跳舞",课后,周明将五颜六色的便签贴成彩虹形状,最顶端正是林小雨那个被画过问号的开头。

"同学们看,好的描写就像..."他举起"雪球",兔爪在空中划出弧线,"不需要解释就能让人感受到柔软。"林小雨坐得笔直,眼睛比作文本上的笑脸还要亮。

第二次作文交上来时,周明在办公室泡了整整三小时绿茶,林小雨的新开头写道:"阳光穿过老师办公室的纱窗,笼子里的兔子像会呼吸的云..."后面跟着工整的记叙文,结尾处画了只抱着胡萝卜的简笔兔。

"周老师,这样改合适吗?"年轻的实习老师凑过来问,周明抿了口已经凉透的茶,指着墙上新贴的学生作品:"你看,离题与诗意之间,有时候只差一次真诚的对话。"

窗外,林小雨正和同学们围在兔笼旁,她突然转头,隔着玻璃对周明比了个心形手势,口型分明在说"谢谢老师",周明想起今早教师会议上校长的话:"创新不是推翻重来,而是发现每颗星星独特的轨道。"

他翻开教案本,在新单元计划里郑重写下:观察课——和兔子学写作,笔尖在纸面停留片刻,又补充道:"保护那些看似跑题的开头,那里藏着银河的钥匙。"


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

  • 《教育心理学》书籍:这本被反复翻阅的书籍将在周明面临传统教学压力时,成为他坚持个性化教育的精神支柱

  • 草莓发夹:林小雨珍视的草莓发夹是母亲留下的最后礼物,暗示她将写作作为情感寄托的深层原因

  • 校长关于星星的比喻:为后续周明推广新型教学法遭遇阻力埋下伏笔,校长将成为改革的关键支持者

希望这篇关于教育与成长的故事能满足您的要求,如果需要更多细节或调整视角,请随时告诉我。